咨询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资讯  » 新闻中心 » 咨询常识
克服强迫症,来让“行为疗法”一步到位(一)

信息来源:www.htpsy.com |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1日

众所周知,跟强迫两个字联系起来的相关事物都不太好。无论是强迫自己还是强迫他人,都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可是在我们的浩翰如烟澜的各种病症中,还真的有这么一种病,就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在临床表现中,强迫症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强迫症患病率为百分之一。在1982年,中国曾经收集了12个地区的人口来进行测试,发现中国强迫症患病比率为百分之零点三,实际人口约500万到一千万,年轻人患病比老人多,男性患病比女性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才能让患病人士克服强迫症呢?如何才能够摆脱这种临床症状呢?

其实心理学里有这么一个方法,叫做行为疗法。在患者对抗强迫症的治疗中,行为疗法是非常重要的。行为疗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系统的行为过程来让患者对于自身的强迫症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改善。行为疗法包括两部分。

01、认知调节
绝大部分的强迫者都有一个强迫思维,这个强迫思维就是我们所说的习得性。意思是强迫者通过一次或者几次错误行为给自己构建了一种错误的认知见识。即对自己的认知抱着一种过分的信念。这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者多余的。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强迫患者都能意识到这种情况,只是如果要改变就会非常困难。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减轻内心痛苦的结果。
而我们要进行的认知调节,就是改变这种错误的强迫思维。认知调节的关键就是要找到患者所持的不合理信念,去建立一个合理的信念。因为合理的信念会引起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会有情绪障碍的产生。


02、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以改善或减轻患者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里治疗技术的总称,以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为显著特点。
在强迫症中,仪式行为阻止着患者对于强迫思维进行真实性的检验。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通过认知调节,我们了解到通过改善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善我们的强迫思维。行为治疗又分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