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因社会环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大脑器质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现身体不适、情绪抑郁,进而导致抑郁症。
很多人会发现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的状态,便认为帮助他调整情绪就可以改变其消极的状态。
有些家人会带着他去一些欢乐的场所、热闹的氛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徒劳无功。
事实上,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不良的思维方式,或者说认知障碍,才是导致其抑郁症的主要根源。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维方式容易致抑郁症呢?
自我否定
第一种思维模式叫做自我否定。
抑郁者擅长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与此相反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特别“宽容”。
他们下意识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滋长,尽管他们不喜欢负面情绪。
假如一个男生跟一个女生表白,她会想,自己这么不好看的女生怎么可能拥有幸福,肯定这份感情不能持久。而当男生终于离开她时,她会苦笑,看吧,我早说了我不可能拥有幸福的。
她会下意识否定掉自己的积极情绪,反而对消极情绪很宽松。而当她想走出这种状态时,又会下意识否定自己的积极努力和行为。
比如说:当她跑步,坚持了一两天,因为某种原因而中断时,她会说,自己果然没毅力,看来自己注定一辈子这样。哪怕坚持了很久很久,她也会想自己这么久的努力都白费了,自己还是没一直坚持下去。
也就是说,有抑郁情绪的人,会下意识擅长培养自己的挫败感,而打击自己的成就感。
所以,如果想彻底走出抑郁症,必须彻底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
罪责归己
这种不良认知是内疚之母。具体表现为:
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个负性事件,尽管与你无关,你都会武断的认为,事情之所以发生了,这都是你的错,或者它证明了你的无能。
例:男朋友今天生病了,你会直接想到:都是我不好,我没有照顾好他,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女朋友,因而心生内疚。
罪责归己会让你感到极端的内疚,你强大的责任感会迫使你背负整个世界,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你混淆了“影响他人”和“控制他人”的概念。
需要认识到,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样子的人,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
但是,最终别人爱怎么做,那是他的事情,你无法控制,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