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从一百多年前的开创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到客体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梅兰妮·克莱因,再到自体心理学创立人海因兹·科胡特,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无一不是以更加能够治愈当时所处时代人们的心理疾病而完善、发展的。
人们对心灵的自由和愉悦、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之追求,比对金钱和享乐的追求更加执着和深刻,因为心灵的幸福感与金钱、享乐的多少并不成正比。
更何况,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灵魂,整个的人和生活都将迷失于物质和享乐中,真正的快乐和健康将不复存在!
林老师在讲到温尼科特的重要概念“过渡空间”时,问:“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相聚?”
嗯,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相聚?
这里既不是内部世界也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介于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世界。
我们借助这个第三世界——过渡空间,来完成一个任务:
充电——以保持生活的热情;
觉察——以发现自身的漏洞;
修补——以完善已有的缺失;
成长——以得到更好的自己;
结盟——以获得团队的力量;
丰富——以拓展生命的舞台;
悦已——以对抗生活的阻力;
会爱——以奉献爱人的能力;
……
关键是,从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起,一直走到今天的伙伴们,都在生活中收获了太多的成果——与爱人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其它一切的关系都得到融洽。
同时,注重保养的美女们会发现:自我成长越好的人,她的面容变得越来越柔和,身姿越来越轻盈,性格越来越平静……
当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再去用工作逃避爱人、用玩乐逃避困难、用讲道理代替讲感情时,就彻底变得真实而鲜活,那个“由心而相”显得笑意盈盈的人,他/她就是一个幸福而安详的人。